农信助农 贫困户变“养猪大王”

时间:2017年11月27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家住宾川县拉乌彝族乡哨房村的向光辉做梦也没有想到,依靠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扶和信用社小额农贷资金的支持,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从事生猪养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猪养殖规模达到100多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成村里的“养猪大王”,彻底摘掉“穷帽”。

  10多年前,向光辉的妻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因医治不及时落下了病根,下肢瘫痪,带着70多岁老母亲和两个年幼读书孩子,家里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时常靠亲戚接济度日。在政府民政部门的低保、临时救助的保障下,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性格刚强的向光辉没有满足眼前靠救济的生活,他相信一个人只要肯勤劳,愿付出,靠自己的双手一定能致富。他先后收过破烂,捡拾野生菌卖,后来又到山区各村收购牛皮、羊皮,到外地卖。可外出做生意时,家中老母、下肢瘫痪的妻子和小孩又无人照顾,向光辉感到十分无奈,尽管他四处奔波,家里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

  2014年,在拉乌乡政府鼓励贫困户发展殖业政策的鼓动下,向光辉产生了养猪挣钱的想法。“家里随时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做生意,只能自己在家养猪,本身我属猪,我也非常喜欢猪。”向光辉回想当年开始养猪时的情形说:“我从信用社贷款3万元,在家里养了5、6头猪。”

  自从养猪后,向光辉觉得找到方向和发展目标,他经常早起晚睡,一个人辛苦干活,一个人撑起整个家。

  第二年,信用社贷款增加到了5万元,猪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到2016年,向光辉靠出售小猪收入,还清了大部分贷款和欠债,还扩建了圈舍,准备大幅增加母猪养殖。但是向光辉养殖才刚刚起步,没有更多的积累,资金再次成了他扩大养殖路上的“拦路虎”,向光辉又一次向信用社提出了借款申请。

  “向光辉家的情况特殊,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个人诚实、诚信,吃苦耐劳,有担当精神。通过生猪养殖,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产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说起向光辉家的情况时,拉乌信用社主任刘劲松滔滔不绝。“根据向光辉家生猪存栏达140多头的养殖规模,5万元扶贫贷款明显不够周转,我们决定继续加大对他的资金支持。”

  近日,2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资金打入向光辉的账户。有了贷款支持,向光辉将母猪从29头增加到39头,他还想将母猪定位栏增加到20个,母猪产床增加到5张,小猪保育床增加10张,把养猪厂办成一家养殖企业。“有了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发展起来就更快了”谈到将来的发展,向光辉激动地说:“我已经同村里谈过了,不再当贫困户了!”向光辉已成为2017年的预脱贫户。(张鹤军)

(作者:佚名 编辑:大理印刷)
文章热词:贫困 贫困户 养猪 大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