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打造“香格里拉慢旅游”

时间:2017年10月07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阿尺目刮”是迪庆州维西县同乐村一种传承悠远,模仿山羊动作和声音的舞蹈。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后,这个傈僳族山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艺术,成了以同乐村为实景地的歌舞表演节目。如今“阿尺目刮”和同乐村相得益彰,与层层叠叠的木楞房,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原生态傈僳族美食一起,成为突破 “观光型”旅游模式,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诉求的新目的地。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迪庆州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把全州当做一个大景区,提出“全景布局、全景规划、全时设计、全民参与、企业联动、全域治理”的二十四字方针,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区域资源有机整合,让游客脚步“慢”下来,提升旅游体验满足感。

  全时旅游 打破旅游季节冰点

  2016年,迪庆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6.7%,占迪庆州GDP的16.8%,这组数字,标志着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迪庆州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迪庆州旅游资源丰富,但因其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旅游市场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夏季游人如织,一旦天气转寒,传统的观光游也就陷入冷清。在迪庆州推出的全域旅游方案中,“全时设计”的理念作为一个重点提出:根据迪庆海拔高低不同的旅游资源,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旅游产品提供,24小时都能享受快捷、舒适、安全、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去年11月初,香格里拉已进入冬季,昼夜温差达到20度,即便这样,位于香格里拉坛城广场的文博剧院门口还是排着长队,队伍中多是来自省外的游客,他们希望借助《香格里拉》这部歌舞剧来加深对藏族文化的体验。为打破当地旅游业的季节限制,近年来,迪庆州利用藏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民俗、歌、舞演艺等观赏和体验,助力全域旅游的推进实施。

  2015年底,迪庆香格里拉冬季旅游推介会走进成都,当地旅行行业协会负责人对冬季的香格里拉进行了热气腾腾的推荐:冬天的雪山游、温泉游、徒步游、民俗游是游客不容错过的旅游线路。

  迪庆正在建设优质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冬季旅游产品。利用哈巴雪山、白马雪山等优势资源,将冬季登山旅游产品作为一种高端旅游产品进行打造,变弱项为强项,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和在东南亚滞留的欧美游客以及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游客。

  旅游规划专家姜若愚认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旅游是云南的优势。“东南亚国家每年有三千万以上的欧美休闲度假型游客,他们在东南亚国家停留的时间一般会超过半个月。如果云南能够把这三千多万高端休闲度假游客当中的一部分吸引过来,云南的旅游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姜若愚说,迪庆恰好有着和热带地区完全不一样的异质化资源,打造迪庆冬季国际化的登山旅游和迪庆州全域的冰雪旅游,对吸引东南亚游客和在东南亚滞留的休闲度假的高端游客,极具吸引力。

  深度+品质 赢得稳定粉丝青睐

  2000年,白玛多吉拆掉了自家位于香格里拉克纳村的老房子,开始修建松赞绿谷酒店。酒店于2001年开业,22个房间全是藏式风格。之后,白玛多吉陆续在香格里拉三江并流区域建设了松赞奔子栏、松赞梅里、松赞茨中、松赞塔城精品山居酒店。

  以此为基础,松赞于2011年推出了“风景+精品山居酒店+在地文化+游客体验”的“精品山居旅行”产品。产品推出第一年,便有了108个体验者,2015年,近2000人消费了松赞的精品山居旅行产品。对于花上万元购买一个香格里拉环线游产品,也有人不理解,觉得这个价格可以到欧洲玩一趟。“真正的旅游不是走马观花,而在于体验。”松赞集团总经理知诗七林说。

  数据显示,自2011年全面运营“精品山居旅行”产品,松赞的单纯客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而通过旅行环线带动的收入迅速增长。截至2015年12月,旅行带动的房间收入已经占到总体收入的70%,从最开始的“卖房间”成功转型为“卖旅行”。“松赞以酒店为节点,串联起完整的深度游,以往游客只停留1天多的地方,通过‘松赞环线’,增加到一周左右。”知诗七林坦言,旅游产品只要有品质,从来不缺乏游客。

  曲宗贡,位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西北部,除有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当地牧民还保持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手工劳作传统。白马雪山的旅游开发正处于规划阶段,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红芳说:“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最大的特点是境内有丰富的特有物种,是世界特有的物种资源基因库,同时还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保护区资源丰富,却对每年的入园人数做出限定。“我们希望做的不只是简单的观光型旅游,而是让游客得到赏心悦目的生态文化教育。”谢红芳说:“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将白马雪山打造成科普生态教育基地。通过保护性开发,也让当地民众参与到保护区的工作中,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就业。”开发有品质的深度旅游,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的同时,也成为当地旅游扶贫的富民工程。

  文化体验 铸造藏区旅游灵魂

  迪庆州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但人均旅游资源占有比重极高,以旅游业为主导对区域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有效选择。

  到香格里拉旅游的游客现在可以选择一个叫做“尼西土陶”之旅的项目,游客们可以到尼西汤堆村体验传统的黑陶制作工艺。

  今年46岁的当珍批初是家族中的第七代制陶传人。上世纪90年代以前,黑陶还是当地人的生活用品,之后,随着入村游客的数量增加,尼西黑陶这项传承千年的手艺重新在当地人的现代生活中生根发芽,并逐步从汤堆村走向村外市常如今,汤堆村90多户人家中,有112人从事黑陶烧制,建有100多个制陶工坊,黑陶产品也得以扩充,品种从原先的30余个发展到120多个。当珍批初的黑陶产业也从简单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了小型公司,年收入超过七万元。游客不仅能买到当地黑陶产品,还能在这里参观、体验黑陶制作。 “汤堆村黑陶手工艺生态传承方式熔铸的旅游价值,已远远超越了手工艺传承的范畴。”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刘春教授认为,汤堆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项目。

  作为香格里拉唐卡艺术中心的发起人,扎巴格丹1993年从机关“下海”创业,他的初衷是做旅游,唐卡正是他旅游事业中的一部分。在扎巴格丹看来,旅游就是体验各种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唐卡作为藏族的一门绘画艺术,传达着内涵丰富的藏族文化。2006年,扎巴格丹集资创办香格里拉文化多样性传承与保护协会,请来唐卡画师和民间艺术教师,免费为家庭困难的孩子教授唐卡。“旅游给香格里拉带来了机遇,让贫困的孩子学习唐卡,能够为老百姓增加收入。”

  “传统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传统观光旅游要向体验式、高附加值旅游转变,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迪庆州文产办主任杨建水介绍。近年来,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迪庆围绕“金、木、土、石、布、药”布局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族民间工艺、民族医药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其收益也成为当地藏族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作者:佚名 编辑:迪庆印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