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次就办好 激发新动能

时间:2018年05月05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真没想到审批效率会这么高,公司来这里投资是选对地方了。”在楚雄市鹿城镇青龙社区云特漫金湾住宅小区热火朝天的工地上,项目负责人代明书不由得感叹。从登记到核发建筑施工许可证开工,这个投资1.7亿元的项目前后用了不到半年,其中涉及行政审批事项仅用时8天,要在过去,类似项目光行政审批时限就得164天,哪可能登记立项半年后就开工。这真是给企业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必须点赞。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楚雄彝族自治州作为全省试点,在去年成立楚雄、元谋等4个县市级行政审批局,率先探索“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

  按照“一次就办好”理念,这一改革紧紧围绕“哪里办、找谁办、办什么、怎么办”,大力推行“一颗印章办、一个大厅办、一张网络办、一套制度办、一个标准办”的“五个一”模式,出台政务服务“一次就办好”的网上办结、现场办结、办结送达“三张事项清单”,系统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务、商事、公共服务,进而实现“一家受理、一次审查、一章审批”。

  “从去年6月挂牌以来,我局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减少三分之一,审批效率总体提升50%以上。”楚雄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马兴旺坦言,通过将原先分散在各市级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交由行政审批局集中统一行使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各个环节工作,彻底改变了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统计显示,4个改革试点地区的政府性投资审批事项用时精简率达67.6%,投资和商事服务、社会事务类审批,分别实现45和5个工作日内办结。

  “一次就办好”在增强投资者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的同时,更激发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17年,彝州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破3万元和1万元。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探索中,楚雄州的努力还不止于此。

  去年,楚雄隆基公司年产10GW单晶硅片项目落户禄丰县。这个总投资25亿元的绿色新能源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100亿元,可解决3200人就业,实现年利税约8亿元。

  为牢牢把握住这一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当地迅速成立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将20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制定项目推进计划表,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推行“项目代办”制度,无偿直接代理或协助办理行政审批核准手续,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仅仅9个月后,一座现代化工厂在荒地上拔地而起,开工投产。

  “该项目建设速度比业内同类项目足足快了半年!”参与建设的省建投集团人士许俊文感慨不已:“政府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24小时服务,项目推进中每个环节都有人主动对接工作!这样的服务力度,能不刷新纪录吗?”

  降低市场门槛、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服务水平,再配合有序推进的商事制度建设,楚雄州正不断通过深化“放管服”,激活改革的一池春水,为跨越发展注入源源动力。去年,全州GDP实现937.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290.33亿元,引进州外到位资金更突破千亿元大关。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也促使彝州愈发看重如何将自身的绿色生态、特色文化、交通区位等优势厚植其中。“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我省打造‘三张牌’的战略部署下,我们也要主动更新招商理念,要变‘引资’为‘选资’,着力围绕自身优势和特色引进项目,要更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楚雄州委书记杨斌表示,全州将以“绿色 ”、“特色 ”和“互联网 ”引领发展,大力发展门户、枢纽、流动经济,着力打造绿色能源、食品、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加速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记者 饶勇)

(作者:佚名 编辑:楚雄印刷)
网友评论